▲白云鄂博矿山公园局部实景图片,摄于2016年7月
还有更值得骄傲的是
咱们的矿山公园
被拟授予第四批国家矿山公园资格啦!!
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第八批国家地质公园和第四批国家矿山公园申报审批工作的公告》(2017年第27号公告),2017年11月21日,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组织召开了第四批国家矿山公园专家评审会。根据评审结果,拟授予下列单位国家矿山公园资格。
白云鄂博,蒙语又名为"白云博格都",意为"富饶的神山",是蒙古族人民世代繁衍生息的圣地。历史上,白云鄂博一直为北方民族的游牧草原。先后为匈奴、鲜卑、突厥、回纥、契丹、女真和蒙古等游牧民族部落驻牧。如今,白云鄂博因其丰富的矿产资源,闻名国内外。
2016年以来,白云矿区立足实际,秉持“打造循环生态”的原则治理白云鄂博矿区的环境,将现代工业文化与原始游牧草原环境相结合,塑造出一个既有外在的可观可赏形式,又有内在的工业精神与民族特色的公共绿地——矿山文化特色的主题公园,为白云鄂博居民提供一方可休憩、可游玩的绿色天地。
白云鄂博矿山公园总规图
白云鄂博矿山公园设计效果图
矿山公园建设分二期进行,其中,一期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公园内部的地形设计、铺装工程、景观节点、景观绿化、围栏、喷灌系统及照明系统等。二期工程的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对白云鄂博铁矿排岩场进行综合治理,实施边坡绿化、美化,修建主东矿参观道路、连廊、观礼台以及大型雕塑群等。项目完成后,极大改善了矿区和矿山的生态环境,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绿色矿山”和“花园式”矿区奠定基础。
据悉,为突出公园的矿区文化底蕴,根据地貌特点把公园划分为6个主题区域,根据主题故事线,分别体现草原敖包祭奠、草原游牧、铁矿挖掘、工业开采、矿区文化传承和工业文明纪念。通过故事线的铺设,体现人类由探索神秘与未知,到战胜自然,最后转而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脉络。
建设中的矿区公园
白云鄂博矿山公园纪念碑广场
白云鄂博矿山公园岩画石谷
为恢复原生态的景观效果,园内不设置大型人造景点,建筑和园林小品多为自然材料制作,尽量贴近原始环境风貌,突出自然野趣。植物配植也以乡土植物为主,地被植物以禾本科植物为主,点缀抗逆性强的宿根开花地被,体现原始草原风貌,为野生动物栖息提供场所。
经过不懈努力与辛勤付出,建成后的矿山公园再现了原始游牧部落的生态环境,人工搭建的绿植水系供应着区域内植物的生长所需,实现了生态的持续发展。
白云鄂博矿山文化景观公园
白云鄂博矿山文化景观公园
今年以来
白云矿区加大矿山环境恢复治理
完成了矿山公园建设
实施了排岩场边坡治理
种树植绿及矿石运输公路改造等工程
种植了大量的乔灌木
和五彩小菊
矿山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踏进草原深处
脚步延伸到矿山深处
站在那层叠的山岗上
阳光下起伏的身影
便是风摇曳着树的希望
曾经被岁月忘记了的矿区
如今燃起了一行行绿色的希望
那已成为城镇精灵的绿海
在那些矿区人血汗的培育下
荡起生态的波涛
厉害了,我的白云鄂博!!!